◆文 / 邹俪
在中国西部广袤的藏族地区,无论是庙宇寺院还是普通人家,到处可见一种色彩艳丽、内容丰富、质地高贵的绘画以类似于汉族卷轴画的形式悬挂于墙壁上,这便是著名的藏族唐卡。
唐卡(Thang-ga)是藏语音译,也叫唐嘎、唐喀,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也称做“布画”,是集聚藏民族特色的一个画种,兼具多种功能,被广泛用于寺院悬挂、密修观想、佛事活动、百姓婚丧嫁娶等。它的宗教功能大于艺术功能,在藏传佛教文化圈中历史长、影响广、生命力强大。画在唐卡上的佛、菩萨,作为移动的宗教圣物,代替了寺庙中的塑像和墙上的壁画,成为藏民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当藏民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时,只要把裹成一卷的唐卡系挂在帐篷里祈祷、礼拜,就能有一种精神寄托。
经历了近千年的洗礼后,唐卡题材已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有佛、本尊、祖师、护法等神像宗教类外,还包括藏医、藏药、历史事件、人物传记、西藏风土、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宗教、人文、历史价值。因此,唐卡又被人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
唐卡的起源
唐卡的起源学术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唐卡是随佛教由印度传来的绘画形式。由意大利学者杜齐提出。他认为唐卡源于印度古老宗教布画“钵陀”,随佛教传入西藏。钵陀与汉地绘画不同主要在于画布,汉地绘画多为纸和绢,钵陀则以棉布为底,这与唐卡画布一致。此外,唐卡绘画中曼荼罗画为正方形画布、佛像画画布长宽比例为4:3,这都与钵陀相同。
2.唐卡受中原绘画的影响产生。由中国学者谢继胜提出。他在《唐卡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唐卡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并非来自印度,实际上他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汉唐至宋元的中原汉地卷轴画的形成演变过程相一致,发源于蕃汉交往密切的敦煌,沿着佛教绘画的轨迹,由吐蕃旗幡画演变而成” 。
3.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所著的《释迦牟尼•水晶宝镜》书中所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一幅吉祥天母女神像,在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看到了这幅女神像,将此作为装藏,放在神像里了。此为西藏学术界对于唐卡起源之说。
4.唐卡是由西藏本土宗教苯教布画继承发展而来。苯教僧侣实用便携布画以便传教布道,后被佛教所用。
早期唐卡因经过朗达玛的灭佛,已无迹可寻,现存唐卡除有少数宋元时期的作品外,大多都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的集体作品。
13世纪末到15世纪是唐卡的鼎盛时期,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涌现出众多流派,流派之争甚是激烈。经过不断的斗争,17世纪中叶最终确立了唐卡的“标准式样”并沿用自今。
在清代,西藏唐卡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的,其中有单幅画和整堂的组画两大类,尤以组画最为精彩。画面经营上,唐卡中心位置一般都会画一尊主要佛像或宗教大师,周围环绕着佛的各种化身,以及与佛有关的传说和故事。
常见的手绘唐卡又分为:彩唐(白底,用各种色彩绘制)、金唐(金色背景)、银唐(银色背景)、红唐(红色背景)、黑唐(黑色背景)。
按材质细分,则名目繁多:
1.刺绣唐卡。用各色丝线绣成,这种唐卡坚韧耐用,不易毁坏。
2.缂丝唐卡。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在图案需要编织处,用经线交织而成,雕石镂木等具有立体效果。
3.织锦唐卡。质地多为缎,纬线由各色丝线组成,顺而间错提花织造,形成所需图案、形象、景物。
4.堆绣,也称贴花唐卡。先将各色彩缎剪成图形(人物、鸟兽、树木、楼阁、花草等),粘贴在唐卡底料上。
5.绘画唐卡。多是先绘画于纸、布、牛皮、羊皮等上,而后做成唐卡。它的基本绘画形式与壁画无二。后期的绘画唐卡有所发展,有的刻成印板印刷,则可成为“印刷唐卡”了。
6.珍珠唐卡。珍珠唐卡是唐卡画中的特殊品种,数量极少。现存西藏最古老的寺庙昌珠寺中的镇寺之宝——一幅元末明初的珍珠唐卡《观音憩息图》,长2米,宽1.2米,共用珍珠29209颗,镶嵌钻石1颗,红宝石2颗,蓝宝石1颗,绿松石185颗,珊瑚1997颗,用黄金15.5两,可算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唐卡了。
小布达拉宫,真正的唐卡之乡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
唐卡的画幅大小不等,大的几十米长,小的仅有手掌大小。现存于世的最大唐卡,是西藏布达拉宫所珍藏的长达50余米的两幅巨型唐卡。每年在这里举行的盛大隆重法会的核心仪式之一,就是在“晒佛台”上悬挂这两幅稀世珍品,供信徒们瞻仰膜拜。
唐卡的绘制
在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以前都是民间画师供奉给寺庙的零散作品,从五世达赖起,成立了相当于画院的机构,进入了唐卡专门化创作时期。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成立了“拉日白吉社”,也就是官方性质的画院。这一举措,无疑推动了唐卡艺术的向前发展。
人们不仅将绘制唐卡当做是无比神圣之事,同时也将画师及其工作置于无比崇高的地位。非虔诚的佛教徒不能绘制唐卡,非品德高尚者不能绘制唐卡,女子更是不得绘制唐卡。唐卡的画师们不仅是最优秀的佛教徒,对佛教极为笃信,更多是画师本身便是僧人、活佛。绘画过程如同一场严格的宗教仪式,需诵经三天、沐浴、焚香。因为人们把绘制唐卡看作是一种宗教皈依和膜拜,一幅唐卡的绘制过程被认为是一次积善积德和崇拜佛法的行为,而不是艺术家随心所欲的自我表现。藏族画师也很少在唐卡上留名。
在藏传佛教中,佛像是不能放倒的,绝不允许将唐卡像汉地画家那样平放在地上或桌上绘制,否则将被视为对主尊的大不敬,画师必须将画布或靠在墙壁或用支撑物支撑的方式完成,这也增加了唐卡的绘制难度。
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一幅作品往往需要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主要有画布制作、打线素描、上色、染色、彩笔勾描、描金、铺金等许多复杂工序和步骤。
绘制唐卡前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
画布一般是浅色画布,不要太厚大硬。画布太厚太硬容易使颜料剥落和皱裂。最合适的画布是织工细密的纯白府绸或棉布,没有图案的白丝绸做画布也非常合适。有的唐卡尺幅很大,用一块画布根本不够,就需要把好几块画布用非常细密的针脚缝合在一起,缝好的几块布的接缝处不能有碍于唐卡画面的完整。
把画布固定在“唐卓”上之后,就着手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并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布面时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糨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接下来便是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所需要标出的轮廓线。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通常称墨线草图即线描草图为“黑画”。勾墨之后再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河流、岩石、山丘、树木、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然后画佛身,眼睛先空着。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把上面所说的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故称这些金色图案为“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金色来勾边,称“金线”。最后,将所有需要用墨勾的线再勾勒一遍,然后再画上眼睛。点睛以后,这幅作品就算完成了。
涉及佛教题材的唐卡画装裱后,一般还要送寺庙内举行开光仪式,请喇嘛念经并在背面盖上金汁或朱砂手印,认为这样唐卡才算有灵气,才能成为圣物。
绘制唐卡所选用的大都是矿物质颜料,除了金、银类贵重的有色金属外,还包括珍珠、玛瑙、珊瑚、绿松石、孔雀石、朱砂、藏采、石黄、雄黄、藏青等珍贵的矿物宝石,以及一部分植物类的藏红花、大黄、蓝靛、花青、胭脂等。矿物色具有高纯度、对比强烈、久不变色的特点。唐卡的主色有白、黄、红、青(蓝)、绿5种,副色有32种之多,都是以五种主色相调配产生。《佛教度量经》将主色与副色形象地比喻为父、母、子之间的关系,折射出藏族画师对唐卡所使用的颜色比例与配置其主从关系犹如家庭成员的等级身份一般,绝对不可忽视与混乱。
唐卡讲究夸张色与固有色并用,佛像基本上都施以夸张色。如绘制佛陀、观音、度母、金刚等用高纯度的白、绿、黄、朱等色,无论尺幅大小均以泥金勾勒平涂,力求达到富丽堂皇、高贵典雅的视觉效果。而景物则多以副色为之,这就与传统卷轴画对景物设色的观念不一样。
唐卡中的各种神像,都是严格按照《佛教度量经》的形象、尺寸大小来绘制的,其神态表情、动作姿势,都有严格的规范;神像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比例,也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些视觉形象通过人的眼睛,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在施色方面,唐卡也有独特的讲究,因为不同的色彩通过人的心理暗示,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通常我们在唐卡当中见到的红、黄、蓝、白、绿五种颜色,都与五行一一对应,也对应着人体的五脏——肝、胆、脾、胃、肾。画中的色彩通过眼睛进入人体,统摄五脏,使人得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唐卡中常常可以看到的绿度母形象,身体是绿色的,代表着降魔,可以带给人内心的宁静,会潜移默化地改善人的不良情绪。
“在东西方美术史上,唐卡属于没有走样的传统艺术门类,原汁原味地反映了佛教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唐卡与西方的宗教绘画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正是因为虔诚的佛教信仰,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唐卡画工始终坚持使用相同的原料、相同的色彩、相同的尺寸以及相同的绘画技法,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
唐卡的收藏
虽然唐卡的历史悠久,但唐卡真正进入收藏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藏传佛教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从2006年起,因为唐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温态势,基本上每年价格翻倍。虽然在中国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与国外相比不仅价格整体偏低,而且仍属小众收藏。明清唐卡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在中国的拍卖市场,当时的拍卖成交价一般在1万元左右。2008年时,一件明正德“药师佛像图”唐卡就以1540万元创下唐卡拍卖纪录。2014年11月26日,上海龙美术馆馆主刘益谦以3.1亿港元拍下被称为“唐卡之王”的“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这件唐卡流入西方后,1977年首次出现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中,当时由一位印度收藏家以7000英镑拍得,随后于1994年100万美元易手,在2002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中又创下3087万港元新记录。
目前市场上,现存的历代唐卡中绝大部分是明清作品,但并非所有的明清唐卡都是精品,所以藏家在收藏时一定要慎重,并着重于:1.选择清宫御制或收藏的唐卡;2.选择题材独特的唐卡;3.选择刺绣和缂丝唐卡;4.多看,去博物馆、西藏的寺庙,去敦煌,去看石刻,熟悉了解藏传佛教的教派历史,熟悉了解唐卡的主要流派和风格,熟悉唐卡的绘制过程,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唐卡,不要轻易出手,不要买赝品,不要买修复过的;5.一些现当代功力深厚、传承中又有发展的优秀唐卡作品,同样具有不菲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