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上看到过一次唐卡的展览,起初我为那一幅幅唐卡所震撼,直至透过航班上的舷窗,向外看到碧蓝天空、白云高山,似乎无穷无尽在我眼前铺展。记忆就在那一瞬间打开,在那次展览上曾看到过的唐卡所描绘之景色再现。
记得一位藏族朋友曾向我解释,从藏语的字义上理解,"唐"字的含义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在藏文中具有辽阔、平整、广阔的意思,"卡"则是助词。恰如其名,唐卡追求精致艺术,如广阔的平原一样,无论在什么角度来欣赏,都能够清楚看到每一个细节。
今日印证,所言非虚。眼前山川白云,如同我曾看到的唐卡艺术,空间无限广大,弥漫时空。
天地万物,正是一切皆可入画,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或许,这便是唐卡的魅力。
唐卡的传说与现实
初至藏地,在下飞机那一刻,仅仅呼吸了几口空气,便如饮酒犹醉,脚步如踏云端,空落无着。心里知道,这便是高山反应了,老老实实入酒店休息,第二天才适应过来。
身体逐渐习惯高原环境之后,这才发现,抬头湛蓝,云如棉朵,远方高山,壮美的布达拉宫近在眼前。早就听说布达拉宫之宏伟,亲眼所见,仍不免为之震撼。更早闻布达拉宫所藏唐卡多如天上星辰,来此一观,自是题中之意了。
实际上,不仅是布达拉宫,我在拉萨数日,市内包括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甚至远在日喀则的萨迦寺,都藏有数量颇多的唐卡珍品。我很好奇,为何寺院所藏唐卡如此众多?当我就此问西藏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巴桑罗布时,他告诉我:"在西藏文物普查过程中,9成的文物收藏在寺院,唐卡更是寺院所藏数量较多的文物种类。"
对于唐卡,巴桑罗布说起来如数家珍,其卷轴、造型甚至轴套,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唐卡艺术,值得一看
青海热贡,唐卡的发源地。 师傅虔诚祈福绘画,采用纯矿物颜料,严格按照经书仪轨上绘制。最后再开光加持。 大唐卡居家起到装饰作用,且对应加持和庇佑。 摆放位置:客厅、书房、玄关最佳 根据个人眼缘恭请佛菩萨,也可按本愿恭请。我个人比较看重眼缘这一点,
一种观点认为,写在布上的文告,是唐卡最初的形式,后来演变为宗教绘画。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唐卡是壁画艺术的延伸,尤其是至今在拉萨各寺院如大、小昭寺的壁画上,仍可见当时绘画艺术的繁荣。
而现存最早的唐卡则来自11世纪:阿底峡师徒唐卡,其上描绘了阿底峡大师仲蹲巴及其他两大弟子,现存于西藏博物馆。
巴桑罗布在西藏佛教协会第一次见到这幅唐卡。当时佛协有一批旧藏品,要捐给西藏博物馆,巴桑罗布是文物接收小组的成员之一。他回忆,这幅唐卡是从一个大的木箱子里拿出来的,里面还有佛像。现场佛协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将箱中文物取出,交到文物接收小组成员手里,并一一拍照、登记。
箱中100多件文物当中,有一半是唐卡,阿底峡师徒唐卡是最小的一幅。看起来很不起眼,没有装裱,只剩下画心,并且烟熏严重、画面模糊,仅能确认唐卡的题材是阿底峡师徒,但不能确定年代。后经初步鉴定,在这幅唐卡的画心背面,发现有藏文题记,记载由仲蹲巴加持。巴桑罗布告诉我说:"这几个字意味着,唐卡曾经由仲蹲巴大师开光,而仲蹲巴恰恰是11世纪西藏嘎当派的一位宗教领袖。"
尽管有题记,但工作人员还是有些疑问,只能先运到博物馆,再加以详细研究。后来,人们发现这幅唐卡在原来画面的基础上有重绘的痕迹,这说明唐卡的确是11世纪的。另外,巴桑罗布说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画师对唐卡做过一定的修复,但唐卡画面布局整体保留原状,没有大的改变。"
这幅阿底峡师徒唐卡,从艺术特色及绘画的风格分析,受波罗艺术的影响较深,画面布局简洁,突出人物形象,色调沉稳。这也正是17世纪之前的唐卡风格。其时,西藏各地区的画师,分散在各地为当地的寺院和施主创作唐卡。
17世纪之后,唐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时期。彼时,五世达赖喇嘛主政西藏,各地的画师被他召集至拉萨,从事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等众多寺院的绘画工作。而布达拉宫收藏的唐卡,大部分皆为此时期画师的作品。
由分散至集中的变化,使得西藏各地不同的唐卡风格统一。而西藏唐卡之风格,更在18世纪之后,为清朝皇室所赞赏。至今故宫收藏的大量唐卡作品,也是此时期由西藏宗教领袖进献的礼品,其绘制精美绝伦,又被称为"藏画"、"吐番画"。也正是在此时,中原的宫廷、民间画师也开始了唐卡绘制,时称"京画"。从外观而言,京画与藏画并无二致,汉藏融合是这时的绘画基调。而唐卡也由此出藏地、临中原,为清朝皇室贵胄所喜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