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自:谁最中国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唐卡也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濃郁的宗教色彩和藝術風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繪神聖的佛的世界。

釋迦牟尼佛偈唐卡
唐卡的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文化、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包羅萬象,有宗教畫、傳記畫、歷史畫、反應生活習俗的風俗畫、也有反應天文歷算和藏醫藏藥、人體解剖圖的科學畫等等,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識性、宗教性、工藝性等特點。
唐卡被譽為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卡的顏料傳統上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原料以及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天然顏料保證了所繪製的唐卡色澤鮮豔、璀璨奪目,雖經歷幾百年的歲月,色澤仍豔麗明亮。


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序極為複雜,繪前儀式、製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開眼、縫裱開光等等一整套工藝程序,製作一副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長則要數年。





唐卡中最常見的是宗教畫──佛像。一般中心位置為主要人物,從畫面上角開始,圍繞中心人物,按順時針方向,與中心人物有關的人物、活動場所或故事布滿一周。
畫面的景物隨故事情節的需要而變化,不受歷史、時間、空間的限制。畫面人物不受遠近透視關係的影響,統一在一個大的基調上,使構圖完整,有的唐卡面積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平方米,十分壯觀。
永登历史文化:(二十一)馆藏文物——唐卡
1996年在连城显教寺大殿的天花板内发现明、清时期的唐卡99幅,其中能够变识和相对完整的61幅,目前藏于永登县博物馆。唐卡是藏文音译,即卷轴画。是源自松赞干布时期一种古老的艺术样式,其本义有“平坦、展开、广阔”等多层含义。藏民对唐卡还有一种充满敬仰

不動佛壇城唐卡



釋迦牟尼和五大派祖師唐卡

由於唐卡的畫風質樸、色調協調,內容多以佛像和經文故事為主,所以也深受各個藏傳佛教寺廟的歡迎。

忱巴南喀唐卡

寶幢如來唐卡




菩提道場第福田唐卡

塔布噶舉皈依境唐卡










~ 近期好书 好物 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