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无价之宝“唐卡”有什么秘密?从色彩就能看到啦丨藏文科普

  • 时间:4年前
  • 浏览:645次

前所未有的木雕唐卡,震撼!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木刻浮雕唐卡,又称立体唐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童永全率其弟子创新创作的唐卡作品,以其工作室名之,故谓“涌泉木雕唐卡”。绘画唐卡是平面艺术,也是伟大宝库,当把平面的绘画唐卡转换为具有空间感的雕刻艺术品时,却另有一番风味。下面请欣赏精美木雕唐

本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藏文刊

唐卡是西藏美术中的艺术瑰宝,前段时间知力君给大家讲解过,唐卡不变色的秘密,今天的藏文科普,我们再来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认识一下唐卡吧!

唐卡的传承与发展 唐卡的起源和传承

作为西藏的绘画艺术来说,唐卡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卡诺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原始彩陶,那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纹和三角图案,可以窥视到当今唐卡艺术的雏形。而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加林地区岩画中,已经有了具象的绘画记录。公元前二世

色彩不仅可以直观地影响人的情感,而且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唐卡绘画中的5种主色——红、绿、蓝、黄、白,表示的含义分别是太阳、树木、蓝天、土地、云朵。热烈的红色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绿色和大自然、植物紧密相关,代表希望、安全、平静和舒适之感;蓝色被看作是深奥和不可解释的,并被赋予了深邃的宗教含义;黄色代表着辉煌和灿烂,是稀有、高贵、富有和奢华的象征,同样也是佛教的象征色;白色象征神圣、不可侵犯,藏族同胞认为世界起源于“洁白之霜”。

色彩心理学来看,白色看似无色,但又包含了多重的颜色,是纯粹和洁白的象征。尽管唐卡色彩斑斓、视觉冲击力强,但并未给人杂乱的感觉,这是因为唐卡的色彩使用符合色彩心理学,并且色彩具有单纯化。

每幅唐卡作品都具有与其内容相统一的基调,也就是通常以某种色彩为主,再与少量的补色相搭配。画师使用较多的是同类或相近的色彩,例如,将深红、大红、橘红、橘黄、黄等色彩搭配在一起。尽管这些色彩在性格与明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都出自一个母体,也就是属于同一个色相,因此在构成图像时比较容易调和。但是,色彩搭配的过分统一,会使整个画面枯燥无味。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画师将色相、纯度与明度相差比较大的色彩进行搭配,实现了对比调和。例如,在使用大面积暖色调的同时,融入小面积蓝色、绿色等对比色调,使画面形成一种和谐的抗衡感,丰富了画面的韵律,也使画面产生了空间的远近关系。同时,唐卡中一般都使用清色,很少使用浊色,这不仅实现了色彩的单纯化,还增加了视觉的明亮感。

本刊简介:《知识就是力量(藏文)》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藏族群众科学素质服务,特别是向广大藏族青少年播种科学种子,启迪科学智慧,点燃科学梦想。

本文源自头条号: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西藏,你得懂得欣赏唐卡,也得认得出这8幅难得一见的唐卡菩萨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艺术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主要涉及藏传佛教,但也有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内容。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Copyright 81066.cn Rights Reserved.||Theme by Cn+网络,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