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舞剧《唐卡》:让静止的“唐卡”舞动起来

  • 时间:4年前
  • 浏览:502次

四五十年前100斤酥油换来的唐卡,专家估价80万,店主报价800万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位小伙子带来一幅唐卡鉴定,这是父亲四五十年前用100斤的酥油跟人家换来的,这是怎样的 一个概念呢?小伙子说那时候五六十块钱的天珠,现在需要七八十万,看来这家人当初也是当地的富户呢,能舍得用100斤酥油就换这么一幅画,相对来说,应该也是比较虔诚,

唐卡是藏族文化里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它用明亮的色彩描绘神圣的世界,绘制工艺非常复杂,制作一幅唐卡短则耗时半年,长则十余年。

青海省演艺集团歌舞团民族舞剧《唐卡》,把唐卡这项工艺以及背后的唐卡艺人搬到了舞台上,让静止的唐卡舞动了起来。

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5月24日,《唐卡》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并角逐“文华大奖”。

《唐卡》剧照

前一世、又一世、这一世,《唐卡》用三幕舞剧的形式,表现了唐卡艺人对唐卡的情、对藏文化的爱。本剧立足唐卡文化,但又超越文化本身,融入了建筑、绘画、舞蹈等本土元素。

从剧本雏形到立项,从策划讨论到排练首演,从修改完善到多次巡演,《唐卡》历时近三年。

编剧何继青说,唐卡艺人需要克服许多欲念,一生只做一件事,留下最真实的自己,“以前做唐卡的人要焚香沐浴,我们在做《唐卡》时也是秉持这样的精神,将千年文化进行提炼。”

《唐卡》剧照

演出现场,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吸引了观众注意力:三块旋转大屏借助光电效果,营造出寺院、空中画室等场景,构建了多层次的舞台空间。

藏族唐卡不是卡,那它到底是什么?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

总导演邢时苗介绍,三块机械板在烘托剧情上功不可没,“每一块板长15米、宽3.6米、厚1.2米,可以360°翻转、上下移动9米,横过来能在上面跳舞,竖起来又能投影,可以通过不同高低和旋转的组合呈现不同场景。”为了把这个庞大的机械装置运到上海,剧组动用了三辆加长卡车,整整走了四天时间。

唐卡本是静止的艺术,怎么把它转化成流动的舞蹈艺术?主创回答,主要是通过人的行为展示,比如,如何研磨颜料,如何将颜料搬入画室,通过这些来转化成舞蹈语言的表达。

《唐卡》剧照

舞美设计陈文龙说,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场地对《唐卡》这部舞剧的体量来说,稍微小了一点,就好比将大象塞入了冰箱,但为了在上海的演出有更好的呈现,他们积极调整到了最好的状态。

总策划张宁说,青海拥有丰富优厚的文化资源,但缺乏优秀的提炼能力,因而从国内邀请了一流专家团队参加创作,将青海文化转化为优秀作品,而通过导演等经验丰富创作者的帮带,也为青海培养了新人才,为未来的创作储备力量,“这是青海省通过这部剧得到的最好的经验。”

《唐卡》剧照

出品人陆晓华补充,青海人跟着优秀的主创们学到了非常多的经验,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唐卡》带活了青海的文化,青海也因为《唐卡》拥有了代表本省的文化代表作。”这次来上海参加中国艺术节,演出团队也领略和学习了上海精细高效的工作精神。

2017年9月首演至今,《唐卡》已在全国各地演出37场。期间,主创人员多方听取国内艺术界专家,以及青海省藏民俗专家、唐卡画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精雕细琢、修改提高。

本文源自头条号:澎湃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他画的唐卡一幅价值上百万,生活却如此简朴

在玉树去昌都的路上会经过噶玛乡,乡里的比如村有一位唐卡大师,蜚声全藏。绕路两三公里,我有缘拜访到了嘎玛嘎赤画派第十代传人嘎玛德勒大师。 比如村座西朝东,在半山腰上,在这里四望,视界开朗,耀眼的阳光穿透云层,直射在对面的高山上,蜿蜒的扎曲河从

Copyright 81066.cn Rights Reserved.||Theme by Cn+网络,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