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梦老师在创作景泰蓝唐卡。
开栏语
近些年来,以“跨界”为特点的国潮风兴起,很多创意产业、设计行业都被这股风裹卷,用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国际性的视觉表达来讲述中国故事,赋予传统的产品和理念以新的魅力。为此,大连晚报推出以“国潮大连文创达人”为主题的系列报道,走近大连致力于以新角度新创意讲好大连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且与市场无缝接轨的文创达人,对大连的国潮文创进行一次梳理。——本报编辑部
文图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卢真珍
什么是景泰蓝?
中国传统景泰蓝工艺是在铜胎装饰器具、摆件上用珐琅彩釉及铜掐丝工艺完成的艺术品。
什么是唐卡?
是以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在彩缎上描绘出的西藏宗教卷轴画。
那么,当汉族的国宝“京”粹景泰蓝遇上西藏千年历史文化的唐卡,那会绽放怎样的一种美?
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石梦就是这样一个化平凡为传奇的人。她创造性地将两种非遗融合在一起,景泰蓝从立体变成了平面,内容从花鸟鱼虫扩展到了藏传佛教的世界、敦煌石窟壁画。然而,又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化,带来“3D视觉”的艺术体验。
第一次走进石梦景泰蓝手工制作技艺工作室的人,第一感觉一定是震撼。一幅幅巨大的景泰蓝唐卡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远观恢宏大气,近看却是精妙绝伦。金丝环绕、色彩纷呈,勾勒出一幅幅传统构图的中国重彩画。
在她的工作台上,放着一幅半成品唐卡,石梦每天都会在这里进行创作。金丝已经勾勒出唐卡的整体形态,她正在进行点釉的工作。记者看到,她周围并没有参照的图案,随手拿起一种釉就知道往哪里点。
记者问她:“是因为熟练而不需要参照吗?”石梦很淡然地说:“不,每幅作品都是我全新的创作,所有颜色都在我脑中,不需要参考,我只需要按照我心中所想来上色就可以。”
石梦的故事就跟她的创作一样,充满了传奇。
A.
儿时跟奶奶学艺,一身本事
记者采访当天,正赶上石梦60岁生日。她说,不知不觉间,已是一甲子过去了。回想八九岁时跟着奶奶学习景泰蓝制作工艺,而今半个世纪了,“现在可以自豪地对奶奶说,我把技艺传承了下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物质还很匮乏的年代,石梦跟奶奶学习“铜胎掐丝珐琅”。“那时没有金丝,我用的都是铁丝,可能是那时看我比较有灵性,奶奶教了我好多,满族手绣、刺绣、剪纸等等。跟手工艺术相关的,我都喜欢。”
石梦家清末民初是大户人家,那时也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用景泰蓝摆件。手艺也是那时传下来的,算起来到石梦这一代是第五代传承了。
B.
从新闻主播到半隐居,震惊周围人
去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赏唐卡,共同感受瑰丽的雪域之美
日前, “藏艺正源——西藏精品唐卡艺术展”在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广大艺术爱好者将通过现场近百幅唐卡艺术作品感受瑰丽的雪域之美。 本次展览由上海自贸文投旗下上海自贸试验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上海映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
第一次电话联系时,就觉得石梦声音很好听,后来才知道她曾是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十余年的主播生涯,让石梦给人感觉又美又飒,是台里响当当的“一姐”。
谁都没想到,1999年,正处于事业巅峰期的石梦选择了辞职,从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汇聚无数信息的新闻主播,一下子转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手艺人。她说自己一直处于喧嚣之中,这次想要遵从本心、远离尘世,全身心投入创作。
那之后,石梦几乎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不再接收外界纷杂的信息。她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当第一幅作品《白度母》用时半年多创作出来后,惊艳众人。
石梦说,很多大型作品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创作,所以外界几乎看不到她了。
C.
两种技艺融合,创新景泰蓝唐卡
儿时的技艺一直不曾忘却,但是景泰蓝技艺中,50-60%的钱都费在瓷器的烧制上,而且烧制成功率很低。她想要既传承景泰蓝的技艺,又进行一些创新,将立体的装饰变成平面的图案。很多人有疑问,不在瓷器上画的景泰蓝,还是景泰蓝吗?
这个问题,石梦给出了答案:传承在于创新。
创作题材也困扰着她,直到有一次她到图书馆找资料时看到了唐卡,深深地被这一艺术形式感染了,于是她想到将平面的景泰蓝与唐卡结合。
以西藏唐卡作为蓝本,以景泰蓝工艺和材料作为创作形式,又巧妙融入泼彩、织锦、描绘、渲染等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为古老的景泰蓝和唐卡注入了新的活力。
D.
出国参展,惊艳老外
功夫不负有心人,石梦的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4年,石梦随省经贸厅、省旅游局赴韩国、法国、迪拜、沙特等国进行展览。她的作品惊艳了许许多多外国人,精美的唐卡作品每天吸引大量参观者。
2014年11月29日,英联邦54国驻北京协会主席林文堤携副主席及多国大使夫人等来到大连,举办了石梦景泰蓝唐卡艺术国际交流会。回去后,北京英联邦协会给大连市政府发来感谢信:“在大连期间,石梦女士高质量的创意工作及其景泰蓝唐卡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毫无疑问,拥有这么伟大的艺术家对大连来讲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我们相信,凭借卓越的创造力,石梦女士在世界的未来一定会享有盛誉,为人所知。”
E.
建起传承基地,传播国潮文化
2011年,石梦在大连大黑山风景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景泰蓝唐卡博物馆,填补了我国专题类博物馆的门类空白。可没人知道,为了建博物馆,石梦将自己毕生积蓄全部投入,连儿子的婚房、自己的房子都卖了,唯独不卖的是她的作品。
有北京专家做过评估,石梦的景泰蓝唐卡一平尺可以卖到35万元,是有收藏价值的现代工艺品。可她创作的近百幅大幅唐卡作品无一售卖,全部在博物馆里展览。“博物馆是作品最好的归宿。一是为了传承;二是可以吸引游客;三是可以进行体验式创作。”
记者发稿时,石梦老师传来好消息,她将在旅顺老铁山开自己的博物馆了,预计8、9月就可以对外开放。博物馆里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参观,还有专门给学生、游客的体验室,有多种景泰蓝文创衍生品销售。目前,景泰蓝唐卡在市场有销售,反响很好。博物馆开起来后,文创衍生品将更丰富。石梦还将举办拍卖会,对大幅作品进行拍卖。
“现代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和学习景泰蓝唐卡,我在许多社区免费教居民做,就是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石梦表示,她愿意成为一棵大树,让喜欢景泰蓝唐卡的人在树下抱团,共同传承发展这门非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