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本人总是热衷于参观工作所在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之类文化场所举办的各类文艺展,因为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没有条件大量接触艺术的东西,现在只是想接受一些艺术熏陶,增加一些艺术修养,提高自己对这个世界美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本人来到长沙博物馆看新中国70周年成就展,无意中在展厅外的廊道上看到了“大美墨言——中国古代唐卡展”,禁不住停下脚步仔细欣赏。本人是美术的门外汉,对唐卡这种来自藏族文化中的艺术形式更是知之甚少,不过,它带给我的视觉冲击,无异于为我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增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这次唐卡展是湖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与长沙博物馆等单位共同推出的,共展出23幅精美绝伦的唐卡作品复制件,是由策展人——湖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主任王再教授和学科团队多年收集与整理世界各大博物馆深藏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原始数据,建立数据中心,从国外博物馆藏品中选出部分古代唐卡精品,严格按照原作的原貌、材质、尺寸,复制呈现的传世之作。
中华各民族文化齐放异彩,突显民族特色,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其传承人传承保护过程中携带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向前探索发展,对维系人类文化交流及文明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唐卡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中国古老而神秘的艺术走向世界。在举国上下庆祝新中国70华诞之际,主办方奉献此展,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人的民族凝聚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此次展览原作收藏于美国、日本各大博物馆,主办方通过图像技术还原,为广大观众了解唐卡艺术中佛教基本观、佛教历史传说、藏传佛教文化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藏族唐卡的艺术特点 藏族唐卡的历史发展
藏族唐卡在文化艺术中的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藏族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风格。 西藏唐卡一般是在宽约60厘米,长约90厘米的画幅中心位置画一尊大佛像,称为主尊像,而把一段故事,从唐卡的左上角(绝大部分如此)开始围绕主尊像,顺时针布满一圈,每
唐卡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国璀璨艺术中的奇葩。据文献记载,唐卡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便已在藏族地区出现。内容以佛、菩萨、度母、护法神、祖师等佛教题材为主。唐卡的发展与佛教息息相关,当佛教传入西藏,藏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游牧生活,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需要。于是唐卡这种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需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唐卡经过无数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形式,成为深受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艺术珍品。
唐卡是佛教传入西藏之后衍生出的一种具有相当历史分量和考古价值的宗教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藏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瑰宝。唐卡的种类很多,主要划分为“国唐”和“止唐”两大类。国唐包括刺绣、堆绣、贴绣、缂丝织锦等丝绸类唐卡。“止唐”主要指绘在布或绢上的唐卡。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唐卡以其庞大的内容体系,独特的艺术形式而著称于世,成为全人类绝无仅有的艺术种类,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珍贵文化财富。
唐卡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唐卡艺术构图严谨、讲究绘画度量经的法度和美学标准,画法主要以工笔重彩和白描为主。唐卡在绘制颜料上,一般采用金、银、绿松石、青金石、珍珠等诸多名贵的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为多,用料极其考究,色泽对比度强烈、色彩艳丽夺目、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高原情调。常见的唐卡种类有彩绘唐卡、刺绣唐卡、堆绣(织锦)唐卡、缂丝唐卡、贴花唐卡和珍珠唐卡等。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长则需要十余年。
唐卡是展现藏族文化历史及藏传佛教的绘画艺术,是一部充满象征意义的浓缩了藏族地区文化的百科全书,其画面不仅表现出了抽象的佛教理论,反映了藏传佛教的内容,更体现了藏族地区的历史、地理、传说、文化、科技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