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有位国宝级唐卡大师,一幅画价值百万,免费收徒还管吃管住

  • 时间:3年前
  • 浏览:441次

走近唐卡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同仁,藏语“热贡”,意为“金色谷地”,是“中国唐卡艺术之乡”。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你也许就会看到唐卡艺人正手拿画笔,认真作画。 2009年,唐卡与堆绣、泥塑等“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同仁市有两万余人投身非遗

在西藏昌都的小山村有一位老人,叫嘎玛德勒,他是嘎玛噶赤派唐卡的第10代传承人,是国宝级的唐卡大师,蜚声全藏,却深居浅出。他曾经被西藏自治区授予唐卡艺术大师、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的称号。

嘎玛德勒大师居住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噶玛乡的比如村,这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村庄,它坐落在半山腰上,村里也就十几户人家而已。蜿蜒的扎曲河从山下向东南流去,最终在昌都与昂曲河汇合成澜沧江。

嘎玛德勒大师的家就在这个寻常村落的最高处,这是一个特别普通的农村院落,没人能够将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简陋的小院子和唐卡大师联系在一起。到了嘎玛德勒大师的家,感觉视野无比的开阔。

扎曲河畔就是嘎玛德勒大师的出生地,这里也是藏区非常著名的“民族手工艺之乡”。第一次见到嘎玛德勒老人,觉得他是那样的瘦小,眼里的光又是那么亲切温和,老人热情迎我们进屋,还把家里麻花之类的各种好吃的拿给我们,就像招待自己的孩子。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的音译,是一种宗教卷轴画,通常需要用彩缎装裱之后进行供奉。它是藏族文化中一种非常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与我们常见的绘画形式不同,唐卡的绘制程序相当的复杂,所以一幅好的唐卡作品,最少得用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有的甚至需要十年的时间。

点赞!色达籍唐卡大师拉孟绘制的《红船精神》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近日,唐卡作品《红船精神》无偿捐赠予中国民族博物馆捐赠仪式在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举行。该作品是由色达籍中国唐卡噶玛嘎孜画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好人拉孟带领各族学生历时近9个月绘制完成。这件作品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 颁发收藏证书

在老人的经堂里,随处可见悬挂的唐卡,唐卡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嘎玛德勒5岁开始学习藏文,8岁开始学习唐卡技艺,至今已经完成唐卡作品1000多幅。

老人的家里虽然简陋,却很干净整洁,唐卡就是这里最好的装饰。现在老人的徒弟已经有600多人,很多人以为跟着这样的国宝级大师学画,学费肯定不低,其实老人不仅将毕生所学教给徒弟们,不仅不收一分钱学费,还管吃管住,有的学生已经在这里免费学习九年了。

嘎玛德勒大师的子孙现在都跟着他学画,有的已经崭露头角,绘画水平已经很高,作品也深受大家欢迎。

嘎玛德勒大师的家人,对待每一位来客都十分热情,拿住自己做的麻花给我们吃,像对待亲人一样。

我去的时候,老人住所隔壁的房间里就是他学生们的画室,大家学的非常认真,一笔一划、细描、上色……在唐卡诸多的繁杂工序里一点点的摸索学习,老人介绍,这些学生有的已经在这里住了八九年。

嘎玛德勒大师只会藏语,与他交流需要通过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老人说,他要以一己之力延续“噶玛噶赤画派”的古老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图文原创,欢迎关注:路灯摄影,每天为您分享旅途好风景。

本文源自头条号:路灯摄影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走近唐卡

同仁,藏语“热贡”,意为“金色谷地”,是“中国唐卡艺术之乡”。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你也许就会看到唐卡艺人正手拿画笔,认真作画。 2009年,唐卡与堆绣、泥塑等“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同仁市有两万余人投身非遗

Copyright 81066.cn Rights Reserved.||Theme by Cn+网络,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业务合作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