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牦牛舞、阿里宣舞、勉唐唐卡……千年非遗活着走来,西藏展馆惊艳“四叶草”

  • 时间:4年前
  • 浏览:527次

刘佳伟唐卡艺术特展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开展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由中国书画协会主办,北京观是文化举办的“一带一路·丝路非遗”刘佳伟唐卡艺术特展日前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举办,展期将至11月13日。 本次唐卡艺术特展位于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楼大殿展厅一层和二层,遴选国礼艺术家、中国格鲁派掐丝唐卡创始人刘佳伟

本届进博会上,各省区市尽出“家珍”,70场文化演出在人文公益舞台滚动上演,涵盖“世界级非遗”河北皮影戏、“国家级非遗”平湖钹子书以及各省级非遗和民俗文化项目。其中,来自西藏自治区的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们首次来到进博会的舞台,为观众献上了来自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带来三台国家级非遗项目演出以及两台民俗文化节目。

三台国家级非遗演出同台亮相着实难得一见,分别是:千年前已镌刻在西藏古壁画上的“仲孜藏戏”,堪称历史的“活化石”;起源于公元八世纪中叶的“山南卓舞”,舞者们连臂踏歌,携手成圈,身姿矫健;自古象雄王朝起传承至今,结合“说唱跳”形式的藏族传统抒情歌舞“阿里宣舞”。两台民俗文化节目——藏族乐队演奏《听见1000年前的回响》和藏族传统服饰走秀《再现千年服饰文化传统》,也是颇具特色。

“阿里宣舞太美了!”一位展商拍下视频“朋友圈”,赢得许多人的点赞。宣舞不仅是一种姿态优雅、步伐稳健的舞蹈,更是展示藏民族富丽华美服饰的一个优美载体。表演时,舞者们要穿上自己最精美华贵的服装,披上最光鲜靓丽的斗篷,戴上最珍贵耀眼的首饰,头饰缀满银镶嵌红珊瑚和绿松石,双臂在胸前交叉相连,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表达自己的祝福。此次,宣舞传承人拉姆次仁、宣舞打玛鼓传承人达瓦次仁带着团队20人来到上海参加进博会。“每一次来都能感觉到上海的变化,这座城市越来越好。”达瓦次仁说,进博会是一个大舞台,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西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地球第三极·西藏新名片”品牌展馆毗邻人文公益舞台。从去年的专场推介会到今年独立的展馆展示,西藏自治区的展示规模在本届进博会上大幅升级。展馆外形以吉祥礼盒为造型,寓意为世界献上一份吉祥好礼。站在展馆中央,映入眼帘的是西藏著名的大昭寺壁画《大昭寺欢庆图》的1∶1复刻图。该图生动描绘了众多传承至今的西藏非遗民俗,再现千年前的人文景观,堪称西藏版的“清明上河图”。

细细观赏,不仅能在壁画中发现抱石头、赛马等西藏传统体育运动,还有一个惊喜的“彩蛋”。在人文公益舞台上表演的仲孜藏戏《协荣仲孜再现千年野牦牛舞》,竟然就出现在这张千年前的壁画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基于这幅《大昭寺欢庆图》,诸多失传已久的文化与习俗被再度发掘、保护起来,野牦牛舞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让非遗技艺延续下去、更鲜活地走进今天的生活,野牦牛舞的“主角”们被制作成憨态可掬的车载装饰在展区亮相,引发了一波购买热潮。

热贡唐卡艺术展“梵韵·笔尖修行”在京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10月31日电 (记者 冯永斌) 由青海黄南仁俊画院主办的热贡唐卡艺术展“梵韵·笔尖修行”在北京金长安LAN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30多幅顶级唐卡画作,集中展现了热贡画派唐卡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悠久的藏族文化艺术和别具一

在唐卡活态展示空间,国宝级唐卡大师丹巴绕旦门下的普琼画师及徒弟罗桑次仁画师莅临现场,为观众描摹复刻壁画“同款”——勉唐唐卡技艺。展馆“极净风物区”亦是人头攒动,天然冰川水黑枸杞、青稞香米、青稞谷物麦片、黄连花蜜等琳琅满目的西藏特色产品吸引着采购商的关注,无声诠释着70年来西藏跨越式发展。

作者:童薇菁

摄影:童薇菁

编辑:周敏娴

本文源自头条号:文汇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贡唐卡艺术展“梵韵·笔尖修行”在京开幕

中国日报10月31日电 (记者 冯永斌) 由青海黄南仁俊画院主办的热贡唐卡艺术展“梵韵·笔尖修行”在北京金长安LAN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30多幅顶级唐卡画作,集中展现了热贡画派唐卡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悠久的藏族文化艺术和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1

Copyright 81066.cn Rights Reserved.||Theme by Cn+网络,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