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州画唐卡高手一一钟焱
文/图 晓童
晃眼看,他, 仿若一尊罗汉。光亮的额头下嵌着一双铜铃般双目,炯炯有神。 正是这般神态,才被藏地著名唐卡画师恩珠一眼相中,收入门下。 在师父恩珠多年辛苦的指点下,画技日渐成熟。

钟焱,彭州人,70后。画唐卡有十个年头了。钟焱如是说:唐卡不是谁都能画的,他必须是贫穷的藏地 藏族人, 画师才肯教学, 我是个例外。 画唐卡的人要有信仰、有绘画天赋和极强的韧劲,画唐卡的人每天要画12个小时,一幅画下来要经历二十多道手续。 唐卡用笔细腻、风格华丽、构图讲究饱满、线条精细、着色浓艳,属于工笔重彩的画法。 2006年唐卡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卡是以绚丽多彩的颜色著称的,而这些颜色,竟然全是来自于纯天然的矿植物研磨制成的。如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以及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

画唐卡的材质可不是纸,而是布。有点类似于西方的油画布,然而在油画布上是画不了唐卡的。唐卡的画布需要用平滑稍厚的白棉布,上面不能有任何污点、小孔或裂缝。将画布裁剪后绷在木架上,然后在画布上涂一层木胶,再涂一层石膏,晾干后用圆石反复打磨布面,直到光滑平整,没有细微的洞眼为止。

和普通绘画一样,白描是必需的一个步骤。画师依据唐卡的题材,用桦木棍削尖烧制而成的炭笔,按《佛说造像度量经》勾出佛像轮廓,将整幅唐卡的表现内容都完整地呈现出来。所谓“造像量度”,就是佛像人体的比例和造像的尺度。达芬奇认为,人体美在于四肢五官具有一定的黄金比例,唐卡中的佛像可也是有黄金比例的。

他们的身材比例、面貌、姿态、装饰等,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不是画师可以随意捏造的。画唐卡一般到55岁就画不动了,手也抖,眼睛也不行了。钟焱说趁着自己还年轻,抓紧时光。疫情那几个月他连楼都没有下过,整天整天都在家中画唐卡,一般一幅唐卡要画几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才完成也是常事。
度母课堂|米书老师唐卡班勉唐派佛头作业点评并绘画细节方法讲解
授课老师:米书老师 老师介绍 | 描一生信仰 · 绘一世虔诚——勉唐派传承人唐卡画师米书 授课时间:2020年3月29日 自幼学习绘画,初中时期到内蒙古跟当地著名的国画家张雅文老师学习素描与色彩,为绘画打下深厚的功底,并依老师说的:“整体观察一贯穿,经营

钟焱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早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学院,母亲是老师。钟焱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非常喜欢绘画,现在家中还能找出父亲的画,而钟焱的哥哥早年也靠画玻璃画谋生过,家庭的氛围让钟焱从小心中就种下了绘画艺术种子。

十多岁时又拜彭州市著名画家贺上栋先生学习中国传统工笔画,贺上栋老师特别喜欢这个学生,细心地教导他,有时要手把手的教他画画,有时也一起讨论具体画法,让钟焱十分受益。十八岁钟焱参军到部队,就是因为他有绘画特长,得到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连队荣誉室的建设和连队宣传板报都是钟焱来完成的。

因为钟焱工作突出,多次在部队受到嘉奖,三年后部队领导要提拔他,不让他退伍。这一切都得利于他的绘画,最不能忘的就是当年恩师贺上栋老师的教导,如今钟焱画画时耳边还会时时出现恩师话语 。所以,每一次绘画都不敢有半点马虎。画唐卡与一般的绘画不同,反应在特殊的绘画材质和颜料上,一般绘画是平涂,在画唐卡是不起作用的。钟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将师父恩珠传授的唐卡特殊绘画技法与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技法巧妙结合,创造了自己的唐卡绘画技法。

今天,父亲是钟焱的知音,每幅唐卡画出来父亲是第一个欣赏者,父亲经常鼓励他,同时也要求他要扎扎实实去画画,不要被名利左右, 要厚积薄发 !父亲是不准钟焱卖唐卡的, 钟焱相信父亲的话是对的,他坚定不移用心去画好每一幅唐卡,他希望唐卡能唤醒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让生活在物欲横流的都市 人们 ,能升起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来呵护心灵的纯洁。(完)


钟焱唐卡作品及其他
————————————————————————











钟焱工笔画


参军时的钟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