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艺术瑰宝唐卡,几百年不褪色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 时间:4年前
  • 浏览:325次

关于唐卡,你需要知道的小常识(1)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什么是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最初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唐卡是藏文化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

本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藏文刊

在中国美术史中,西藏绘画自成一派,依附于宗教文化,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西藏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是雪域高原孕育千年的艺术瑰宝,凝聚着藏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非凡智慧,用人间最鲜艳的色彩,去描绘穿越了千年的西藏文明。

或许有人认为,唐卡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自然科学并无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唐卡的颜料是从哪里来的。

干货!神秘白描唐卡图解藏传佛像本尊

玉雕物语 佛教造像不是凭空捏造的,造像的身材比例、面貌、姿态、装饰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尤其是藏传佛教。在玉石雕刻中,藏传佛教题材是藏家钟情的题材,但其雕刻难度也是很高的,其造像要求玉雕师对其文化和姿态进行深刻的理解。 由于不少雕刻师对藏传

色彩绚丽的唐卡不仅具有独特的色泽感,而且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岁月依旧艳丽,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呢?这是因为绘制唐卡的颜料都取自于大自然,是天然的矿石或植物。这些颜料矿物一般都是在特殊环境中经历百万年才形成,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用这些大自然赋予的矿物颜料绘成的画,颜色能保持经久不变。颜料的品种越单一,它的耐光性和稳定性越好;反之,合成颜料的耐光性和稳定性较差,容易被氧化或因发生光学反应而褪色,颜色保存期相对较短。唐卡艺术与矿物颜料的结合,是人类智慧与地球鬼斧神工、自然杰作高度结合的成果。

那么,唐卡中5种主色都是什么矿物颜料呢?

红色用的是朱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这种颜料染成的红色非常纯正、鲜艳,经久不褪。一般用来做红色部分的晕染和绘制,也是红唐的主要颜色。

绿色用的是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孔雀石产于矿床氧化带,常与其他含铜矿物共生(例如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孔雀石的品位低,采掘艰难,而且常伴生其他矿石,需要经过粗磨、提纯、分离等工序。只有经验丰富、长期从事绘画的艺人或制颜料的艺匠,才能保证颜粉色相分离的准确、纯正。唐卡中绿色一般用于绘制绿度母、青山绿水、树木、树叶等,有时还会在矿物颜料中加入植物颜料调色

唐卡的蓝色最早是使用藏青,目前藏青已经消耗殆尽,现在一般用蓝铜矿。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蓝铜矿通常与孔雀石共生,会因风化作用使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含水量增加而转变为孔雀石。蓝色在唐卡中用于天空的颜色、护法的体色等。

唐卡的黄是雌黄(化学式:As 2 S 3 )和雄黄(化学式:As 4 S 4 )。雌黄和雄黄都是砷的硫化物,大多在低温热液矿床和硫质火山喷气孔产生,一般相伴而生,属于共生矿物,有“矿物鸳鸯”的说法。从雌黄和雄黄中可以提取出不同的黄色,全凭画师的经验来搭配、调制出不同等级的黄色,其中的比例被作为“秘方”保存,成为唐卡画师之间神秘的语言,代代相传。黄色一般用于绘制佛像体色、火焰底色、佛和度母的衣服等,描金时也会用作底色,可以使金色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本刊简介:《知识就是力量(藏文)》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藏族群众科学素质服务,特别是向广大藏族青少年播种科学种子,启迪科学智慧,点燃科学梦想。

本文源自头条号: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怎样鉴别真假、优劣唐卡?

关注本频道 ↑↑↑ 专注川藏旅行 怎样鉴别真假、优劣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2006年唐卡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吸引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的关注。但是唐卡优劣品质怎样鉴别,唐卡

Copyright 81066.cn Rights Reserved.||Theme by Cn+网络,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