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卡艺术精品展即将在李可染画院图形学美术馆开幕

  • 时间:3年前
  • 浏览:359次

寻找真正的自己 跨越1828公里只为热爱10年的唐卡艺术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范庆基正在与我们交谈 (陈泽庆/摄) 从山东临沂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他跨越1828公里,只为寻找心灵的呼唤。 2011年,动画背景设计专业毕业的范庆基参与了一部藏族题材动画片的场景制作,为了进一步了解藏族文化以完善作品,他来到青海采风。没有想到的是,

开 幕 酒 会

2021年8月1日 下午15:30

展 览 时 间

2021年8月1日-2021年8月12日

展 览 地 点

李可染画院图形学美术馆

公元11世纪印度高僧阿底峡入藏传教,带来了印度古老的宗教布画“钵陀”。随后在藏地与中原传入的幡画融合,产生了唐卡艺术这一绘画形式。当时的西藏绘画及其唐卡,一方面深受印度波罗王朝和尼泊尔佛教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汉地元朝中原绘画艺术风貌越来越广地渗入青藏高原,唤醒了雪域藏地的白、黄、蓝、红和绿的高原传统色彩,即象征地缘苯文化的五种本源色。在此多元环境中,产生了融合多样式的齐吾岗巴派绘画。新生的藏传佛教钦则画派以及勉唐画派的凸显,则改变了西藏之前的印度波罗-尼泊尔风格为主流的绘画风貌,开始采用更多的地缘和中原的文化造型元素,标志着西藏美术开始从隶属南亚文化的“喜马拉雅艺术”,转化成隶属中华文化的藏汉艺术蜕变。

经历了近千年的历程,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唐卡题材变得更加多样,除佛、本尊、祖师、护法等神像外,又拓展出画传、历史、民俗说唱图、天文历算、须弥山、四大州和藏医教学唐卡挂图。可以说如今唐卡是了解西藏文化的百科全书。

早在11世纪以来,西藏的唐卡和绘画,就发展出一种与当时中原文化水墨凸显不同的装饰性色彩审美取向,既可视为丝绸之路艺术的隗宝之一,也可视为中国传统色彩美术史中的重要一页,唐卡艺术有很多表现形式值得当今的重彩、岩彩和工笔画家借鉴。

此次,李可染画院和西藏美术家协会举办《素心若雪—中国唐卡艺术精品展》正是基于介绍西藏艺术,促进绘画交流、拓展推陈出新。希望能给各位观众,带来雪域高原审美的独特体验。

张小鹭


展览作品及简介

勉唐画派产生于十五世纪,由勉拉·顿珠嘉措创立。该画派的名称来源于其创始人出生地山南洛扎勉唐。他撰写的《造像度量如意宝》对藏族美术、汉区的佛教造像,以及南亚多国佛教造像产生了一定影响。该画派绘画造像法度庄严,线条工整流畅,画面错落有致,善于变化。本尊背光一般采用波浪形线条显示佛光,色彩以蓝绿为主,兼用红黄,色调变化丰富,活泼鲜亮。

昌都有位国宝级唐卡大师,一幅画价值百万,免费收徒还管吃管住

在西藏昌都的小山村有一位老人,叫嘎玛德勒,他是嘎玛噶赤派唐卡的第10代传承人,是国宝级的唐卡大师,蜚声全藏,却深居浅出。他曾经被西藏自治区授予唐卡艺术大师、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的称号。 嘎玛德勒大师居住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噶玛乡的比如村,这是一个非

新勉萨画派产生于十七世纪中叶,由珠古·曲英嘉措创立。该画派在继承勉唐画派量度技艺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钦则、嘎赤画派的精髓,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勉萨画派。其艺术特色在于绘制佛和人物时面部表情动态各有特色、不拘一格,金笔勾勒细腻,色彩明艳,线条流畅自由,火焰四射喷发,花草鸟兽十分精致,逼真动人。

钦孜画派产生于十五世纪中叶,由贡嘎岗堆·钦孜切莫创立,后世尊称为“钦孜瓦活佛”主要流行于西藏后藏和山南地区,该画派构图上保持尼泊尔绘画主尊较大的特点,开始更多地使用汉地元素,并逐渐改变了西藏绘画的格局。从喜马拉雅艺术转变为藏汉艺术的审美趣味。

该派擅长绘画怒相神,造型夸张,威猛怍怖,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形象稳健而又多跃然舞姿,动中有静,刚柔并济,颇具阳刚之美和非宗教的人文主义审美趣味。因此,不被当时重宗教法度的格鲁教甘丹颇章政府所重视。该派在色彩上沉着饱满,善于使用对比色,强烈而跳跃,配色细腻讲究,装饰性强。该画派还善于绘制坛城,样式独特,纹样繁密华丽,精致绝伦。

齐吾岗巴画派齐吾岗巴画派由雅堆·齐吾岗巴创立,十三世纪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该画派的主要艺术特色在于它一方面继承了吐蕃时期和分治时期的地缘绘画神韵,另一方面大量吸收了尼泊尔画风的某些特色,主要在于构图上既继承了尼泊尔画派的背景条状山石分割、图案化的卷草、摩羯鱼等圆弧形装饰性构图,又稍有变化。中央的主尊所占有的位置相对减少。细部刻画手法上则稍有印度波罗风的凹凸渲染特点。

在色彩方面,吸收印度西部波罗王朝画风的某些诸如以朱砂红为主色调,在浓艳而稳重的基础上,画面增添了各种高明度的灰色线条的交织,与主导的朱砂红之间,形成色彩的交响,清雅高洁、赏心悦目、颇具光泽感。增强了本民族的绘画表现手法。人物描绘自然流畅,装饰图案缜密,笔触细腻,服饰变化多样,忿怒神像身材矮小,该画派的传承过程中出现斑鸠父子和多巴·扎西杰波等众多著名画师。

堆绣刺绣镶嵌工艺唐卡唐卡工艺制作可以细分为“国唐”与“止唐”两大类型,“国唐”即是指用絲、绸、缎、绢和布等材料,绣、织及拼贴、缝合等手段制作的唐卡。其中,还包括“唐故”,即寺院祭祀晒佛用的超大尺寸“国唐”。“止唐”则是指常见的手绘唐卡。作为“国唐”的重要工艺和主要构成,堆绣属藏族传统工艺之一,多用于寺院装饰及唐卡;刺绣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工艺,在藏地唐卡中也有广泛的使用;镶嵌是一门流行于全世界多民族的古老技艺,在历代唐卡工艺中也有展现。

然而,运用综合材料和统整的手法,将堆绣、刺绣及镶嵌工艺及其形式相结合,以山湖、琥珀、珍珠、玛瑙、钻石等材料协调构成画面,对比、呼应点缀制作成唐卡,是此次出展单位之一的西藏唐卡之都画院独创。

嘎玛嘎赤画派嘎玛嘎赤画派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建,以噶玛巴大法会而得名,“嘎玛嘎赤画派”亦简称“噶赤派”。嘎玛嘎赤画派主要流行于藏区东部,该画派最初以“门赤”画派的技法为基础,將印度“利玛”响铜造像的造型特点与汉地“丝唐”艺术风格融为一体,创立“嘎玛嘎赤画派”。随后,弥觉多吉承接先师的理论,撰写的《线准太阳明镜》专著,为嘎赤派建构了坚实的糸统性绘画理论。此后,以青绿设色著称的却吉扎西,和以独创著称的嘎旭嘎玛扎西,与南喀扎西一起,被誉为“嘎赤三扎西”。

18世纪后,在有明清中央政府扶植的德格家族支持下,原噶玛丹萨八世活佛司徒,曲吉迥乃重建八邦寺,开创了新嘎赤派风格,使人耳目一新。该画派的表现特点是:线条刚劲流畅,讲究动感。设色偏重青绿,雅逸清丽。探索画面背景和动植物吸取中原散点透视的布局,和山水画和花鸟画的技法。而在空间环境构图上,则采纳印度画风,使画面产生美妙真奇的艺术效果。此外,该派唐卡装帧独成体系。

本文源自头条号:艺术与设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走近唐卡

同仁,藏语“热贡”,意为“金色谷地”,是“中国唐卡艺术之乡”。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你也许就会看到唐卡艺人正手拿画笔,认真作画。 2009年,唐卡与堆绣、泥塑等“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同仁市有两万余人投身非遗

Copyright 81066.cn Rights Reserved.||Theme by Cn+网络,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业务合作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