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符备战 通讯员 王志宏)金秋十月,在这收获的季节,农村一片秋收农忙的景象。连日来,来自陕西彬州一个地地道道农民家庭出身的国家工艺美术师万兴荣,带领当地妇女加班加点研制金箔丝唐卡活性炭收藏画摆件制作工艺。

据介绍,为了坚守金箔丝唐卡收藏画梦想和传承彬州非遗文化,十多年来他一直反复实验,研究论证金箔丝唐卡画,从绘图、掐丝、上色、装裱等每一个细节从不马虎,他研制的丝路彬县大佛、秦岭四宝、铜车马等金箔丝唐卡收藏画已成为展现彬州市非遗文化的一张响亮的城市新名片。

为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解决农村闲散妇女劳动就业问题。如何用金箔丝唐卡收藏画帮助妇女增收致富成了万兴荣一直放在心上的思考问题。为此,他多方外出考察研究,通过走访学习,他在金箔丝唐卡上进行技术创新,在制作材料上利用活性炭吸附甲醛等实用功能的特点,把金箔丝唐卡收藏画与现代文明、绿色环保、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有机融合,研制金箔丝唐卡活性炭收藏画摆件。在创意设计上有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心灵鸡汤等内容的产品,极大地提升了金箔丝唐卡画的附加值。

截至目前,万兴荣已和团队们研制成20多个创意金箔丝唐卡活性炭收藏画摆件,具有红色文化特色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具有民俗文化的有“鸿运当头”“年年有余”“鱼跃龙门”,寄托美好祝福的有“福”“顺”“和”“一帆风顺”“事事如意”“五福临门”,心灵鸡汤经典语录的有“奋斗吧青春”“态度”“忍”“年转乾坤”“舍得”“自律”“静心”“知足”等20多个种类。
青海省博物馆原馆长张永溪:桑吉才让唐卡的融合与创新
今天很高兴来参加上海云间美术馆桑吉才让妙笔丹青唐卡展学术研讨会我也很荣幸。 我是58年到青海去的,在青海45年,最后我担任青海省博物馆馆长,那么我对藏传佛教对铜佛,对雕塑对唐卡,因为业务的需要进行研究,因为原来塔尔寺在维修拨款修复,我到文化部文

据了解,金箔丝唐卡活性炭收藏画摆件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带动了当地一些没有固定收入和工作的妇女前来学习制作技艺,万兴荣总是热情接待,分批次对她们进行培训,把手手示范并耐心细致地向学员教授制作技能,通过线下小培训和线上微信群培训,为当地妇女传授了制作工艺画致富的金钥匙,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不少学员由过去的土农民摇身变成专业的“手艺人”。

现如今,在眼前这位皮肤黝黑50多岁的匠心手艺人万兴荣的带领下,彬州巧娘们正用他们的一双双巧手制作出精美造型和独特环保功能的金箔丝唐卡活性炭收藏画摆件,制作成的产品也接到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学员们不仅学到了技术,还为她们带来经济收入,一个个心里乐滋滋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