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唐卡”一词中的“唐”和空间有关,意味着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勾勒出几百甚至上千尊佛,“卡”指的是填补画布上的空白。因为唐卡可随意移动,方便牧民们收藏,有时候几幅唐卡就能完整地迁移一座寺院,被称作移动的庙宇。
唐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是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也有极少量的缂丝,贴花,织锦,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

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绘制过程十分复杂,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所选绘画颜料都是用天然矿物质研磨成粉末调和而成,甚至连最基本的画布制作都充满了神秘色彩。画布不但要用石头在正反面不同方向进行打磨,还需经过特制药水浸泡,晾干后再打底色等多道复杂工序。唐卡最细微的就是迥异的人物面部刻画,慈眉善目,喜怒哀乐,栩栩如生,代表着一种慈悲与吉祥、豁达与深沉,给人一种庄严、肃敬的精神力量。
四川大型唐卡作品《红船精神》献礼建党百年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付真卿 为迎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表达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成都市武侯区吉福社区藏族居民、中国唐卡(噶玛嘎孜画派)绘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拉孟,带领其学生历时近9个

当然,天祝县也是华锐唐卡艺术传播最为集中的地区。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部落,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武威市南部,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第一个高原少数民族自治县。“天祝”取县内藏传佛教寺院天堂寺、祝贡寺二座寺庙的首字连缀而成,含上天祝福之意。天祝有着浓厚而古老的历史文化,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驻牧地,自汉武帝时归入汉王朝版图,唐代以后逐步形成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英雄部落中铸造着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记者:杨晓君
责编:勾晓庆